全國咨詢熱線
欄目分類
行業新聞
+86 0736-7783999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黑龍江考察期間和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釋放了以“增強發展新動能”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調整生產關系,推動體制機制變革,以改革創新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以改革促創新 釋放發展動能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更需要通過改革點燃創新引擎,釋放發展動能。
72.7萬輛,同比增長1.1倍——在全球需求疲軟的背景下,今年前8個月,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成績單”令人振奮。
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個縮影。
中國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11位;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躋身全球科技創新集群前10位……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贏得先機、贏得優勢,必須持續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生產力發展變化,必然要求生產關系作出相應調整。新質生產力的提出,順應了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說,新質生產力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性現象,也是生產力實現新躍遷的目標。
前8個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3%,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速;8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繼續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光伏電池、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分別增長77.8%、31.5%;最新發布的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766.8,比上年增長28.4%……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壯大,新動能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羽說,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形成并發展先進程度躍遷的新質生產力,以更高的發展效率和效能持續升級產業體系,從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打造發展新優勢。
以改革優環境 深挖發展潛能
注冊制下創業板新上市公司中近9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超5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新上市公司2022年研發投入合計超300億元,平均研發投入超6000萬元,同比增長超20%……
深市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三年來,創業板創新成長特色更鮮明,有效引導更多資本流入創新創業領域。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要推動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優化創新環境,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開花結果。”董煜說。
在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課題組組長可以自主招聘團隊成員、自主確定薪酬、自主選擇和調整科研任務技術路線;義烏首批“共享專利”在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掛牌,面向全省企業開放許可,新的轉化運用模式助力破解高校院所成果“轉化難”和中小企業技術“獲取難”……系列探索,讓科研人員輕裝上陣,讓科技成果更好轉化。
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中央提出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部署的143項任務已經全面完成;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的意見》……系列措施,把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不斷激發創新潛能。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最活躍的創新力量。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明確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國務院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系列舉措同向發力,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通過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營造公平競爭、寬松寬容、充滿活力的創新環境,可以讓企業家心無旁騖謀創新、謀發展,讓企業創新動力不斷涌流,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楊光普說。
以改革暢循環 開拓發展空間
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內,南潯(松江)人才科創中心的兩棟大廈引人注目。在這里,入駐企業既可以獲得上海的人才和科研資源,也能享受南潯等地的產業支持政策。2020年啟用以來,這里已成為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融入長三角的前沿陣地。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產業飛地”“科創飛地”等持續升級,促進人才、技術等要素流動,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活力。
“通過深化改革,打通阻礙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有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這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題中之義。”董煜說,要按照中央已經明確的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加快打通供需匹配的堵點,通過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實現要素優化配置。
《長三角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發布,提出到2025年實現“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制度性交易成本明顯降低”等目標;貴州印發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實施方案,嘗試破解數據“確權難”“供給難”“交易難”等問題;北京發布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的實施方案,探索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圍繞體制機制改革,系列措施接續出臺。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玉舉認為,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數量型要素紅利逐步讓位于質量效益型要素紅利,中國經濟的生產可能性突破原有界限、不斷外展。這個突破不是依靠傳統要素的數量擴張,而是依托傳統要素的效率提升和新要素的不斷催生。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
通過持續深化改革,推動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各類要素高效配置,將有效推動中國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以暢通的經濟大循環為發展釋放持久動能。
9月13日,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的雅萬高鐵不久將正式商業運營的消息在印度尼西亞發布,備受各界關注。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也是中國同地區國家共商共建共享、攜手邁向現代化的范例。
立足自身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在開放發展中把握戰略主動,改革創新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來源:新華網